Reconstructing medieval diet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stable isotope and proteomic analyses from two European burial sites
通过稳定同位素与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重建两处欧洲墓葬遗址的中世纪饮食模式
A. Pedergana, J. Grossmann, R. Turck, A. Goujon, F. Rühli, S. Wilkin, P. Eppenberger, C. Lehn
Scientific Reports, 15, Article number: 26442 (2025), doi:10.1038/s41598-025-10103-0
人牙中的稳定同位素数据可揭示个体童年时期的饮食信息,而肋骨则能用于判断成年期的平均膳食构成。但该方法仅能提供粗略的概览。
牙结石是牙齿表面矿化的生物膜,其中可能储存来自动植物来源的多种脂质与蛋白质。研究者分析了采集自德国达尔海姆和瑞士两处中世纪修道院墓地的牙结石、牙本质及骨骼样本,旨在验证从牙结石中获得的饮食推断结果是否与胶原蛋白中的稳定同位素数据相关联。
稳定同位素数据显示,达尔海姆人群主要依赖陆地动物蛋白,并同时食用以C3类植物为主的农作物。虽然同位素分析未提供食用鱼类或豆类的明确证据,但蛋白质组学数据确认了这两种食物在膳食中的存在。鉴定出的生物分类包括普通小麦、大麦、小米、青豆和欧洲鲈鱼。然而两处遗址牙结石样本中膳食蛋白的检出率相对较低——从15个个体中仅复原出16种膳食蛋白(含34个唯一肽段)。尽管两种分析方法互为补充,作者特别指出必须考虑蛋白质结构在牙结石膳食蛋白差异性保存中的重要影响。
|